汪寿阳院士来访我中心进行讲座分享
2024-11-07 27
11月4日下午,大连海事大学综合交通运输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举办鲲鹏大讲堂活动——《谈管理学/经济学创新研究与期刊论文发表的几个案例》。中心特邀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汪寿阳进行讲座分享。中心主任匡海波教授、执行主任贾鹏教授以及80余位中心师生共同参与本次分享。
图1 讲座交流 贾鹏教授主持本次活动,他介绍了汪寿阳院士的个人成就与研究领域。汪院士身兼数项要职,在决策分析、复杂数据建模分析、供应链管理、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经济分析与预测、能源环境经济学与政策分析等领域做出了一批得到国际同行高度好评和政府有关决策部门高度重视的研究工作。出版学术专著47部(包括在欧美出版英文专著23部)在Science正刊、Nature正刊、Journal of Econometrics等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480余篇,其中SCI/SSCI收录450余篇,引用愈22000余篇次;向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提交政策研究报告360余篇(其中180余篇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部分研究成果获得省部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9次,还获得Scott Award奖等5项重要国际奖项,也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等。 图2 贾鹏教授主持 汪寿阳院士首先对中心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年轻人才的加入表示自豪。他分享了“现代金融学之父”马科维茨投稿投资组合理论论文的历程、区间计量经济学的创立过程等九个关于管理学、经济学领域创新研究与期刊论文发表的精彩案例。通过深入剖析这些案例,汪院士对如何开展一流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启示与建议。他强调,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推动社会发展,并鼓励研究人员从日常生活中发掘研究主题,关注既重要又全新的问题。汪院士还指出,要实现理论与方法的双重创新,要善于从其它学科找灵感找理论找方法,促进学科间的深度融合。同时,研究人员必须具备不怕失败、勇于探索的精神,大胆地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深入未知的领域去挖掘、去探寻,为推动科学的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此外,他还鼓励青年学者更多借助学术会议宣讲和各类大语言模型工具来提升论文质量,从而增加发表的成功率。 图3 汪寿阳院士分享 最后,汪寿阳院士围绕青年学者科研支持、如何让好的研究被更多人看见、交叉领域研究与工具使用、文章投稿与个人发展等方面问题与中心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