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航业布局海南自贸港7大红利、3大投资主线
——海南自贸港建设方案政策点评

2020-06-10 1184

 

         政策红利是最深厚、最持久的红利。

        06月0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海南方案),将海南自由港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海南方案以承载对外开放新一轮任务及要求,且不论对国家战略的作用,林林总总各项措施具体到各行各业也是越嚼越有味,也越有搞头。

其中,港航业作为现代服务业,既是该方案落实的先旗手,也是政策最大受益方。事实上,港航业本质上就是国际贸易的物理和虚拟通道,承载着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可以说,海南方案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简直就是把制约我国港航业的各种政策制度、固有利益篱笆壁垒拆除殆尽,给港航业各方诸侯、各方选手打造了一个与全球共舞、大显身手的平台。简单梳理如下:

         一、港航业7大政策红利

港航产业链受益的普惠性政策红利:

1. 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等税种都有明显突破,尤其是部分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率比拟甚至超于新加坡、中国香港、迪拜等境外自贸港,力度、广度和便利程度更是高于粤港澳大湾区和上海自贸区。比如,海南企业所得税为15%,而新加坡0-17%、中国香港0-16.5%、迪拜0-20%;海南的个人所得税最高15%,而新加坡0-22%、中国香港0-17%,迪拜0%。

2. 营商环境。海南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最鲜明的特点制度集成创新,全面完善的监管制度与政府服务体系,实施自由贸易港法和产权保护制度、市场化的亲商理念,决心向新加坡、伦敦、纽约等一流国际航运中心看齐。

3. 要素流动。海南方案全面明确了贸易、投资、资金、人员、运输、数据6大自由便利,为整个港航业另辟赛道、实现超车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4. 产业扶持。海南自贸港建设三大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港航业本身就是现代服务业,其中邮轮游艇子行业更是发展重点,智慧航运物流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完美契合重点扶持产业。海南方案赋予港航业在全球化竞争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为港航业上游到下游、低端到顶端量身定制一系列特殊性政策:

5. 底端的船舶、海员、货源等基础要素制度壁垒破除。比如,建设“中国洋浦港”船籍港、海员管理制度、集装箱拆拼箱业务发展、加注燃油免税、放宽空域管制与航路航权限制等。另外,发展推动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大宗商品贸易、转口贸易、发展跨境电商业态等提供了充足的物流资源。

6. 中端的港航特色市场培育和科技赋能。一方面,结合海南的海洋旅游业,大力发展邮轮游艇产业。另一方面,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贸易等为重点发展信息产业,借势塑造航运科技产业赋能。

7. 顶端的航运金融话语权和定价权。航运金融主要由航运融资、航运衍生品和航运保险三支柱构成。航运的价值链从金融开始,整个的产业链中,金融处于顶端,如果不把金融权握在手里,就无法控制产业链。海南方案做出了详细规划,比如瞄准全球性港航业资源要素定价权和话语权,建设国际能源、航运等交易场所,打造全球港航资源交易中心;积极发展涉海金融、推动发展相关的场外衍生品业务、规范、稳妥开发航运物流金融产品和供应链融资产品、取消船舶和飞机境外融资限制,探索以保险方式取代保证金等等。

二、港航业3大投资主线

政策红利必然带来港航产业链不同细分市场的迁徙、重塑、新生。笔者认为,海南方案给港航业带来了3大投资主线:

1. 航运基础产业。当前,很多航运物流企业注册地放在巴拿马、维京群岛,自由业务开展地中国香港、新加坡;税务筹划地维京群岛、开曼群岛,航运服务集群地如伦敦。以后,我国相关航运企业以及仲裁服务、航运咨询等第三方企业再也不用到这些地方注册、开展业务和寻求各种服务了,到海南更方便。

2. 航运金融保险。与伦敦、新加坡等相比,我国航运金融发展差距甚大,比如二手船尤其是中小传动融资难、融资贵且各地割裂状态,干散货、油轮和集装箱运价衍生品缺乏,航运保险每年净流出70亿美元,等等。正是这些差距的存在,海南自贸港政策赋予了众多港航金融保险企业大展身手的机遇。

3. 航运科技产业。随着航运数字化和以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3D打印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进步,全球智能、绿色航运科技产业方兴未艾。海南自贸港建设方案中各种政策为各种航运科技新业态、新企业提供了全所未有的全球竞技舞台。


附:港航业28条针对性措施

(一)基本要素方面:

1.建设“中国洋浦港”船籍港。

2.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船舶登记。

3.研究建立海南自由贸易港航运经营管理体制及海员管理制度。

4.进一步放宽空域管制与航路航权限制,优化航运路线,鼓励增加运力投放,增开航线航班。

5.推进船舶联合登临检查。

6.构建高效、便捷、优质的船旗国特殊监管政策。

7.加强内地与海南自由贸易港间运输、通关便利化相关设施设备建设,合理配备人员,提升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水平。

8.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

9.加快三亚向国际邮轮母港发展,支持建设邮轮旅游试验区,吸引国际邮轮注册。

10.设立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

11.创新港口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港口资源整合。

12.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推动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转口贸易、大宗商品贸易、集装箱拆拼箱等业务发展。

13.对以洋浦港作为中转港从事内外贸同船运输的境内船舶,允许其加注本航次所需的保税油;对其加注本航次所需的本地生产燃料油,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14.以联运提单付运的转运货物不征税、不检验。

15.从海南自由贸易港离境的货物、物品按出口管理。

16.实行便捷高效的海关监管,建设高标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17.由境外启运,经海南自由贸易港换装、分拣集拼,再运往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中转货物,简化办理海关手续。

18.内地货物经海南自由贸易港中转再运往内地无需办理报关手续。

(二)航运金融保险方面:

19.支持建设国际能源、航运、产权、股权等交易场所。加快发展结算中心。

20.积极发展涉海金融。

21.试点改革跨境证券投融资政策。

22.推动发展相关的场外衍生品业务。

23.支持设立财产险、人身险、再保险公司以及相互保险组织和自保公司。

24.为船舶和飞机融资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取消船舶和飞机境外融资限制,探索以保险方式取代保证金。

25.在服务贸易领域开展保单融资、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业务。

26.支持涉海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股权、知识产权开展质押融资,规范、稳妥开发航运物流金融产品和供应链融资产品。

27.依法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率先落地。

(三)航运科技方面:

28.聚焦平台载体,提升产业能级,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贸易等为重点发展信息产业。

 

作者简介:

余方平,绿色港航经济研究院外联部长;

匡海波,绿色港航经济研究院院长